Quantcast
Channel: 秋声诗语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8

[转载]阅读教学研究的发展     王荣生

$
0
0

阅读教学研究的发展

王荣生

2012年重庆举办的群文阅读会议中王荣生做了题为《阅读教学研究的发展》讲座。以下内容,简要的记录了王荣生老师讲座的内容。讲座内容围绕以下三个内容展开:

一、    澄清了一些概念。

二、    明确了阅读教学的路径。

三、    探索阅读教学的设计理路。

  接着,王荣生老师针对阅读教学研究的发展介绍了以下内容:

(一)阅读与理解

     王荣生老师强调:阅读活动的核心就是理解,这几乎是所有教育家、心理学家的共识。

正如阅读研究专家詹森所指出的:“阅读和理解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语义上的区别,因为没有理解,阅读就是在追随书页上的记号。”

讨论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时候,必须同时关注两个方面。

其一,谁在读,读什么。读的东西不同,势必要导致阅读活动的不同,势必要导致阅读方法的不同,势必要导致阅读教学的不同。

其二,理解和感受是所读的人的理解和感受,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。无论是课前、还是课中,经终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,而不是学生听老师的理解和感受。

学生怎样产生他的理解和感受呢?一是依赖他的生活经验,依赖他已经具有的百科知识。二是依赖他的语文经验,依赖他已经形成的语文能力。

()阅读能力

综合心理学的研究,理解的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:

1.  字词辨识,句子处理,读者把握语篇的字面讯息。(重点体现在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中。)

2.  读者根据语篇的字面讯息,推论字里行间没有明言的隐含信息。

3.  连贯篇章和建立语篇结构,使语篇衔接并连贯成为一个可理解的整体。(23这两点重点体现在中高段的阅读教学之中。)

4.  读者把所理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照与结合,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、进而对语篇进行评价。

阅读能力可以描述为掌握阅读方法。叶圣陶先生的话至今仍有警世意义:“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,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。第一,必须讲究方法,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,摄其精华,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,表其情意,都得让学生心知其故。第二,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生以行的习惯,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,仅仅心知其故,而习惯没有养成,还是不济事。国人教学的成功与否,就看这两点。”这里需要强调的是“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,摄其精华,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,表其情意,都得让学生心知其故。”这里要求让学生明白,却不是告诉,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去理解,去建构。叶老还指出:“不在说读法方面多注意,阅读十个选本也是徒然,不用说是一个。”固然这句话有点绝对,但是提醒我们多读的同时,要关注阅读方法的学习。

对于一篇文章,作者所表达的情意我们能接收到了,这就是理解了。

(三)阅读方法

阅读能力就是掌握阅读方法,阅读方法其实就是如何阅读。

1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何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点?即看语句和语篇的什么地方?

2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对这些关键点如何做深加工?即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。

通俗点讲,就是阅读,看什么地方,应该看什么地方,看出什么东西来,应该看出什么东西来。

阅读的主体决定你的阅读取向。很多时候,老师的阅读取向受自身的职业影响,受应试思想的影响,这时的阅读就不是常态的阅读,而是异态,甚至是变态的阅读。

常态阅读

在正常的情况下,读者通常的阅读取向,或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的读者们一致采取的阅读取向。比如把小说当小说读,把诗歌当诗歌来读,把散文当散文读。

阅读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活动,“作者的写作是希望读者分享他们所表达的意义,从而成为互相理解的群体的一分子”,“学习阅读就是加入这个群体”,取向常态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阅读能力。

异态阅读

基于合理的目的、任务,而采取的与通常的不一致的阅读取向。比如小说,编辑校对样稿是一种读法,语言学家统计某种句法的使用情况是一种读法,依据小说的描写,研究那时的服饰、样貌,则是另一种读法。

中小学因语文经验不足而采取的与通常有差异的阅读取向,也应该看成是异态,需要在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加以改变或改善。

变态阅读

就是扭曲的阅读取向。基于某种错误的观念,而采取一种奇特的阅读取向,有意或习惯性地曲解文本。

变态的阅读取向,是学习阅读的最大陷阱。

 

教材中,很多的课后问题正常人是看不出来的,这是有问题的,而且问题非常大。正常人看不懂的,语文教师凭着教参看懂了,这难道不是问题吗?

 

课文为什么拿到课堂上来教,就是因为生活经验和阅读的制约,他不能交生合适的理解和感受。但是,教师一定要注意,阅读是理解,而不是回答问题。

阅读方法要合法、阅读教学要常态化,这样才会产生合适的文本解读。

 

语文课堂中下课时常常有两种收尾方法,其一,老师的激情结束语。其二,是学生谈理想、谈收获。说的都是学生已懂的,已理解的,都是在说鬼话,这种模式一定要改。

 

阅读教学设计的理路就是要明确教学内容、教学目标,备课要备两头,一头是教材,一头是学生。

怎样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,一是依据文本确定教学内容。(这是核心),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。

教学内容的确定性是由教材的特征和学生的特点决定的。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8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