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秋声诗语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8

[转载]于无声处听波涛,看似闲人却忧国

$
0
0

于无声处听波涛,看似闲人却忧国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教学设计

【教学目标】

1.朗读并背诵课文,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。

2.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。

3.感悟作者的特殊心境,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1.反复诵读,形成语感。

2.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,理解作品意境,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作者寄托在文中的幽微情思,正确理解“闲人”二字。

【教学课时】一课时。

【教学方法】品读、赏析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激趣设疑,导入入课

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专门写了《名二子说》的文章,解释他是如何给他儿子——苏轼、苏辙起名的。

苏轼:

是古代车上的一个横栏杆,如果要登高远望,包括作战的时候,你要站起来,就必须要扶着这个东西,它不仅让你高瞻远瞩,还能保障你的安全。以为名,就是希望儿子长大后要当个对国家有用的人。

二、学会朗读,读出味道

1.自由朗读课文。要求:读准字音,把握节奏。

2.指名读课文。请学生点评。

3.教师配乐范读。

4.学生练读,无句读读。

三、自主学习,疏通大意

1.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通译课文。

2.小组交流。

3.全班质疑。

4.检测重点词语句子。

1)准确释词PPT展示)

月色入  

欣然起行  

至承天寺 

怀民未寝

相与步于中庭 

藻荇交横

积水空明 

竹柏影

2)通顺译句:PPT展示)

念无与为乐者。

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

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 

四.问题聚焦,探究明理

你认为这篇文章的最重要的关键词句是哪一个?为什么?

预设:

1.元丰六年?

2.欣然起行?

3.写景?

4.闲人?

……

五、探寻“闲”之内蕴

苏轼真的希望做这个有着闲情雅致的人吗?

六、背诵课文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8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