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这张春考卷的引发,笔者想对今后语文试卷改革方向再提几点建议。是为“四多一少”:
【多一点积累】 总的来看,这次的春考卷在对于知识积累应用的考核有新的气象,但积累部分还不够。与台湾卷相比,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。台湾卷默写题分数有四、五十分之多,而我们只有可怜的五分。须知语文学习的基础是积累。东坡先生说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没有大量的积累其余的所谓的分析、理解、评价、表达和创新都将是空中楼阁。重视积累的考察将促进学生阅读,对语文学习而言,爱好读书、学会读书是最重要的。指挥棒必须在这一点上下功夫。
【多一点运用】 如前所说,今年有几道应用题出得非常好,可惜太少。子曰“学而时习之”,学习必须和应用联系起来,读书要与生活相联系。只有会应用了,才是真正地学会。所以,必须强化应用性的题目。请注意,应用性的题目,不是所谓的分析题,玄而又玄的分析题只会把学生带到死胡同。
【多一点人文】 此次春考卷突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,而且有相当大的覆盖面,这是其所长。不足之处,还缺少多元化的引入。作为一张好的试卷还应该考虑到文化的多元性,必要地引入一些西方文化,这也是我们课本中的一个重要部分。学生的培养应该与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,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这个责任。
【多一点开放】 语文教学中,要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真正达到“独立之思想,自由之精神”的境界。考卷中,过多的客观题,其实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制约,因为,每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,对于问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,现在的语文试卷中往往会出现一种“客观题不客观,主观题太主观”的弊端。
所谓“客观题不客观”,就是因为文本分析应该是多元的,见仁见智,各有所见,各有所思,很难达成统一。硬是制定客观标准就会影响公正性,也就束缚了学生的思想。
所谓“主观题太主观”,就是对于那些开放型的谈感受的题目,就是应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,只要言之成理,持之有故,都应该加以肯定,不能用一个所谓的得分点来禁锢学生,而这对于批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
【少一点束缚】 语文学习要回到语文的本质上,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、写作、思考乃至口头表达能力,最终提高人文素养,即所谓“读书做人”,而不是去死记一些知识点。知识点如果说有用,只是起到学习语文的辅助作用,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,而不是为了学知识点而知识点。
说得严重一点,知识点是伪语文,非语文,过去试卷里把知识点作为考察语文的重要内容,是教育的失误。本次春考基本上没有出现知识点俗语的考察,是一大进步。希望能贯彻下去。
另外,选择题可以用在对记忆积累的考查,不能用于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。因为既然容许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看法,就不能用一个标准去限制他,如今的选择题又恰恰只有一个标准和一个答案,这势必会把出题者个人的一些主观意见强加给学生,这个问题在这次春考卷中同样存在。
以笔者的观点来看,今后的考卷应当少出甚至不出这类题目。是非题选择题等客观题型从八十年代引进以来,对考题形式的丰富起了一定的作用,但用得不好,会起到严重地束缚人的思想的坏作用。对应试教育推波助澜,这不是小事,因此,必须慎用。
